今天是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,欢迎光临本站 

热点推荐词:

新闻中心

丹心育桃李,一片慈母心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/9/10    

       在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们对话了北京市深耕教育近二十年的某校老师封青。她从小学四年级埋下“当老师”的种子,到师范院校的系统学习,再到如今成为学生口中“照亮前路的人”,她用半生时光,慈母般的爱心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承诺,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的深刻内涵。在她的讲述里,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温度、师者的初心,更看到了一份能感染社会的正能量——以热爱为基,以责任为翼,方能让教育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上。

      “我想当老师,这个念头从小学四年级就扎了根。”回忆起最初的梦想,封老师的眼神里满是希望。那时的她,因一次课堂发言紧张到忘词,是班主任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:“没关系,慢慢来,你说得很好,老师和同学都在听。”就是这句鼓励,让她第一次感受到教师职业的魔力——一句话、一个眼神,就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勇气。从那天起,她便悄悄在心里许下愿望:“将来我也要成为这样的老师,用温暖点亮更多孩子的世界。”

为了这个梦想,封老师的求学路始终目标清晰。高考填报志愿时,她所有志愿栏都填了师范院校,“当时就想着,只有学师范,才能离‘当老师’的目标更近一点。”大学四年,她泡在图书馆啃完了《教育学》《心理学》等专业书籍,跟着导师去中小学实习时,总是最早到教室、最晚离开,把课堂观察笔记写满了三个笔记本。“那时候就琢磨,怎么说话孩子才愿意听?怎么讲知识点孩子才能懂?”这份提前“备课”的认真,为她后来的教学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自从2005年,封老师迈进师范大学的校门那一刻起,就暗暗发誓,将来一定要将所学知识反哺社会,一捧微光,照亮世界。谈及教育理念,她始终坚持三点,每一点都藏着对学生的用心。

      第一是“因材施教”。在封老师的班里,没有“统一的标准”,只有“适合的方法”。她会给爱画画的学生布置“用漫画讲课文”的作业,会让擅长表达的学生担任“课堂小老师”,也会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制定“一对一辅导计划”。“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,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去培育。”“教育不是把桶里的水灌满而是把心中的灯火点燃”她记得班里有个男孩,特别爱玩游戏,家长特别担心他玩物丧志。封老师便从他的兴趣入手,用“游戏”来激发他的斗志,男孩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,明确了梦想,从一个游戏少年逆袭成了重点大学的学生,现在已经是身价几个亿的游戏公司的老板了。(把别人眼中的不务正业发展成了创业的成长阶梯)

第二是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。这句话,封老师从教以来一直记在心里,也用行动证明着。如果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,那么每种花的花期不同,我们作为园丁懂学生不断的去浇灌滋养他们”她从教的第一年就遇到了一个叫小飞(化名)的转学生,因为之前被冤枉偷了同学的文具,变得沉默寡言,上课从不举手,作业也常常不交。得知情况后,封老师没有批评他,而是选择相信他,不断的鼓励他。有一次,班里组织手工比赛,小飞做的模型特别精致,封老师特意在全班面前表扬他:“小飞的动手能力特别强,老师相信,只要他愿意,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好。”就是这次表扬,让小飞慢慢抬起了头。后来,封老师又帮他澄清了那次的误会,看着小飞重新露出笑容,她更加坚信:“不是孩子‘难教’,而是我们没找到走进他心里的路。”如今,小飞已考上国外知名大学,还时常给封老师发消息:“老师,如果不是您,我可能永远都走不出那段阴影,更谈不上会有今天这样的我。”

第三是“教育不是工作,是事业”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教育二字蕴含着教书育人的重任。在封老师看来,教师这份职业,从来不是“上班教书、下班走人”那么简单。“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,是几十个家庭的期待,肩上扛的是责任,心里装的得是热爱。”近20年里,她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批改作业、备课,也记不清多少次放弃休息时间帮学生补课、和家长沟通。有一年冬天,她发烧到39度,依然坚持去上课,“孩子们都等着我讲新课,我不能让他们失望。”课后,学生们把暖手宝和退烧药塞到她手里,说:“老师,您快休息吧,我们会好好自学的。”那一刻,封老师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,“当你真心为孩子付出,孩子也会用真心回报你,这种双向的温暖,是任何职业都给不了的。”

      如今,封老师教过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,每年教师节,她的手机都会被祝福信息“塞满”——有刚上大学的学生分享校园生活,有工作多年的学生回忆当年的课堂趣事,还有像小飞一样的学生,说要“像封老师一样,做一个能温暖别人的人”。这些消息,她都会一条一条认真回复,“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,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。”

当被问及“是否会一直做教育”时,封老师毫不犹豫地说:“会,一辈子都不会动摇。”在她看来,教育是“以灯传灯”的事业——当年班主任照亮了她,如今她要照亮更多孩子,而这些被照亮的孩子,又会成为新的“灯”,把温暖和希望传递下去。“‘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’,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悲壮,但我觉得这是师者的荣幸——能用自己的力量,帮孩子成为更好的人,帮社会多一份正能量,这就是教育的意义。”这份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,不仅是一位教师的初心,更像一束光,照亮着教育的前路,也温暖着整个社会。

       在这个教师节,我们向所有像封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致敬——感谢你们以热爱抵岁月漫长,以丹心育桃封芬芳,因为有你们,教育的路上才会充满光明与希望。(徐松林)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3683129382
浏览手机站